把自己当做产品

img

每年年初我们都要做一个计划,都希望自己有所进步,想在未来升值加薪,获得更好收入,同时在职场上受人尊敬,但是,到底该如何计划和行动呢?这里我介绍一个方法,就是把自己当作产品,为什么呢?

产品要有MVP的功能

一个产品称之为产品,那么这个产品一定要有可用的功能,那么对应到一个人身上,就是我这个人有什么用?对公司、对家庭、对社会的用处是什么?对一个职场人士来说,你能给一个公司提供什么样的价值。要对别人有用,首先要有一技之长,其次,我们知道一个产品上线之前,必须是一个MVP(Minimum viable product)。

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MVP

MVP(Minimum viable product) 是说一个产品有刚刚好(just enough features)的功能给早期用户使用以便他们能够为将来产品的开发来提供反馈。

A minimum viable product (MVP) is a version of a product with just enough features to be usable by early customers who can then provide feedback for future product development.

那么,我们在职场中,就需要知道要进入职场前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什么?比如一个技能,良好的工作态度,团队协作精神等等,一旦找到了这个MVP, 我们就去打造自己的MVP就可以了。

不要过度开发,尽早投入市场

这里强调MVP, 就是我们一旦打造好自己的MVP就应该立马把产品投入到市场,当然这里说的是投入职场,对一个大学生来说,本科阶段完成应该MVP就开发完了,如果不是去搞科研,一般可能考研究生就不是必须的,尤其是考完了为了找一个更好的工作,个人认为必要性并不大,早点进入市场,就早点能够从市场拿到反馈,也就更早知道以后自己需要develop什么feature了,万一发现自己要开发的feature需要研究生的能力,完全可以自学或者到时候再带钱和带着学习目的回到学校,效果会大大提升。

产品要升级迭代

一个好的产品是需要不断升级迭代的,拿一个软件产品来说,操作系统的升级,使用设备的升级(PC到手机),界面的趋势(立体到扁平化),我们的产品必须要不断升级,否则就无法继续使用或者客户会抛弃使用,无法继续给客户提供服务,把我们自己当作产品,我们有现在是什么版本?Me1.0, Me2.0 还是Me3.0?工作十年了我们是否还是停留在Me1.0? 工作二十年了,我们是Me2.0还是Me1.1呢?

把自己当作产品不断的升级,我们就要对自己这个产品有个Release的计划,比如刚毕业我们可以是Me RC (Release candidate), 工作一年,是否可以达到Me1.0? 以后每一年是否可以是Me1.1, Me1.2…..直到自己30岁时是否可以有个大的升级升级到Me2.0, 到40岁时升级能否升级到Me3.0?

我们做产品升级时,主要做两件事,一个是开发新功能,另一个是修复上一个版本的bug, 那么我觉得我们把自己当作产品时也可如此,定期做新版本发布计划 (个人计划),同时对之前的自己做回顾,改进自己犯过的错,修复自己过去的bug, 发布产品的时候,写一个产品发布说明(新功能和修复的bug), 我们做的年终,月终总结是不是就是产品发布日志呢?

好的产品要有竞争力

一个好的产品要有竞争力,竞争力一般来说就两点,一个是不可替代性,另一个是高性价比。那么对自己这个产品来说,就要不断开发自己的能力,让自己的这个产品足够好,让市场上自己这样的产品足够少。高性价比就是提供同样的功能,客户需要付的钱更少,那么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做别人也能做的事情的效率,别人10个小时能做完的,自己1个小时能做完,那么你就可以让客户少付钱。

总结

一个人的生命力大部分都比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更强,世上企业千千万,但是真正能活过50年的企业非常少,百年的长青企业就更少了,好的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来保持竞争力,必要的时候也需要革自己的命才能保持竞争力,微信敢于革自己QQ的命,OPPO和VIVO敢于革自己步步高的命。对我们个人这个产品来说,你在1.0的时候有竞争力的时候,不见得你在2.0时代的时候依然有竞争力,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挑战,不断的走出舒适区,居安思危,在产品1.0的时候,就要思考2.0时代的事,千万不要躺在1.0的功劳簿上,那么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不能发出一点点的夕阳之光。

把个人当做产品,找到自己的基本盘,也就是MVP, 然后不断的升级迭代,不断的学习,让自己不可替代,提高效率保持高性价比,让自己在市场上有竞争力。

Author

王德水

Posted on

2021-01-04

Updated on

2021-01-14

Licensed under

版权: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需经作者同意。

Comments